5月25日,《人民法院报》8版刊登《田东法庭 “解语花”开消人愁》,以下是全文: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田东人民法庭,三位法官、两位书记员都是女性,是名副其实的“巾帼庭”。这个女子法庭曾先后获得“中国十佳人民法庭”、“全国优秀人民法庭”等荣誉。庭长曹祝平不久前获得安徽省首届“百姓心中的好法官”称号。
田东法庭年均化解纠纷400余件,从来访接待到立案,从庭前沟通到开庭审理,女法官们细心、耐心地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被辖区百姓誉为善解人意、消除忧愁的解语花。
案件再难不怕“理乱发”
田东法庭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人口7万余人,辖区内有18个社居委,大中型企业40余家。三位女法官,一年400余个案件,有难有简,标的额有小有大,有矛盾激化的、有家长里短的。无论什么样的案件到了田东法庭,法官们都会充当好一名优秀的“理发师”,再难剪的头,她们也会用独特的办案方法,理顺当事人心气,理顺每一起案件。
“有的案件虽然只是依据一个法律关系起诉,但是细细梳理下来,会发现里面涉及的法律关系很多,会涉及许多原来没有涉案的案外人。我们会耐下心来,面对一堆‘乱发’细细打理,先梳顺再精修最后再定型,成功将案件办结。”曹祝平说,“案件再多,我们也不怕。”
在办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就体现了她们擅于“理乱发”的办案风格。
程某在为鲁某经营的饭店砸墙时,不慎被突然坍塌的墙体砸倒,经救治无效死亡。其家人将程某的包工头卢某告上法庭。曹祝平经过仔细梳理案件事实,发现此案中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一是死者程某与被告卢某之间是雇佣关系还是搭帮揽活关系,二是饭店老板鲁某与卢某之间因承揽关系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调解一开始,就碰到了麻烦,卢某始终不认为自己有错,认为和死者不存在雇佣关系,就是一起干活的。饭店老板鲁某更是觉得晦气,自己饭店才装修就出了人命,现在不仅饭店干不成了,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两被告这时虽然都在互相推责任,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就是两字:“没钱”,再加两字:“不赔”。
面对僵局,面对心里有委屈的被告,曹祝平用最直白的大白话和最简单的法理,讲明他们之间和原告到底是个啥关系,讲明到底是谁的错,讲明为什么要赔、应该怎么赔。她一边准备书写判决书,一边到被告卢某的家中与其交流,道理说了一箩筐,法理说了好几遍。接着,劝说饭店老板鲁某主动赔偿一部分费用,同时约谈死者的妻子,请她看在被告方的困难处境上能谅解、让步一点。
死者的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看到卢某坐在板凳上手捂脑袋低头不语,她哭着说:“大兄弟,不是我逼你,俺难过是因为人没了,你难过是你还要活下去,啥也别说了,俺们都听曹庭长的。”
就这样,三方同意调解,赔偿款按调解协议的约定很快得到履行。
基本功扎实方能“剪刘海”
法庭要求每个法官都要练就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功。针对不同当事人的心理特征,法庭干警自编《心灵解语》手册,通过人生哲理、经典故事来感化当事人的心灵,春风化雨般地从心理上解开当事人的疙瘩,消除当事人的怨气,真正做到息诉止争、案结事了。
“有的案件标的额较小,想顺利化解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事人告到法庭来,必然是扯破了脸。”法官黄慧说,“这就像理发师,想把简单的‘刘海’剪得整齐漂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同的脸型要配合适合的‘刘海’,只有剪到位了,才能换上新颜。这靠的是法官办案的基本功。”
庆典服务合同纠纷在民事案件中算是比较新型的案件。有这样一起小标的额案件,婚庆公司起诉到法庭的原因是,被告方不肯支付约定的剩余婚庆费用2000多元。
黄慧先是和被告方谈,问清不支付余款的原因。被告方很是委屈,觉得自己不是不给,而是因为婚庆公司服务不到位,合同约定好的阳光大道、舞台都没搭,席卡没及时摆好,导致客人来了不知往哪儿坐,害得自己婚礼办得不体面,留下很大遗憾,婚庆公司至今也没给婚礼当天的影碟,也就不想支付余款。
黄慧先是劝解被告,让他明白一码归一码,不付钱是理亏在先,服务不到位要举证证明。法官再找原告婚庆公司沟通,确认服务中存在不完善的方面,让原告正视自己的服务不足之处,主动在给付数额上作出一定的让步。接着,又教育双方以后在签订相关合同时,务必要注意约定事项。
当着法官的面,双方一手交碟,一手交钱。法官依靠扎实的基本功,成功剪出了漂亮的“刘海”,双方皆大欢喜。
田东法庭近十年做到了无申诉、无投诉、无缠诉、无上访、无矛盾激化、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法官感言】
■曹祝平——
作为法官,在工作中务必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工作目标确定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真正实现群众利益之上,“沉静、耐心、智勇”地办好每个案子。擅于以沉静的办案方式,使当事人在矛盾激化的场境时,能够处于一个宁静的沟通、调解、庭审氛围,使当事人敢向法官说心里话;用耐心的态度,使每一个案件的处理都细致微化,每一位当事人的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切实解决;用智勇的慧眼,在双方当事人出现激烈对峙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驾驭法律的熟练技巧,使一桩桩、一件件民事纠纷圆满解决。
■黄慧——
在办案中,当事人再啰嗦、再发脾气,我们都要坚持耐心地倾听,像对待自家的亲人一样,用心与他们交流,以“真情感人、以真心动人”,解开他们内心的疙瘩,消除怨气,化解矛盾,真正做到息诉止争、案结事了人和。(李忠好 周瑞平 刘福忠)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