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反对“四风”、“三症”加强作风建设的公开承诺
  发布时间:2014-05-13 10:13:02 打印 字号: | |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三严三实”,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抵制公款吃喝的庸俗之风,节庆收送礼金及有价证券的奢靡之风,不按制度规矩办事之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向全市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公开做出以下承诺:

  一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上级党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淮南市法院工作中有效贯彻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为实现“奋力实现四争,建设美好淮南”目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履行党员义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强化理论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高昂的工作热情和优异的工作业绩来践行群众路线。

  三是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八个窗口、两台触摸屏,摆放诉讼指南、收费标准、诉讼文书样式等办理流程规定,设置诉讼引导员、便民服务台,摆放笔墨纸张、老花镜、饮用水等,使诉讼服务中心具备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查询咨询、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二十三项功能”,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对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军烈属等特殊群体设置立案快速通道;对老弱病残、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追索赡养费、抚养费、养老金、抚恤金、劳动报酬以及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

  四是依法惩治刑事犯罪。严厉打击故意杀人、爆炸、抢劫以及带有“黑社会”性质等侵犯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严厉打击醉驾、恶意欠薪、非法买卖人体器官等新类型犯罪;严厉惩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有效遏制污染环境犯罪活动,着力保障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五是扎实推进民生审务。依法妥善审理好婚姻家庭、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消费住房、医疗服务等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案件和涉农案件,妥善化解群众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深化司法为民。

  六是创新执行工作机制。建立执行指挥中心,实现与相关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及时查询控制被执行人财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消费、信贷、经营、出入境等共同制约;采取多种方式对“老赖”曝光,坚决打击消极执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

  七是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加快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信息化建设力度,扩大和满足审判工作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的多元化需求;逐步实现除依法不宜公开的案件外,全部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举办常态化的“公众开放日”,邀请各行业代表和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法院;通过开通院长信箱、电话热线、及时发布重大案件信息、主动邀请和组织社会各界旁听或参观等形式,公开法院工作;建立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聘请33名执法执纪监督员,强化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建立案件监督卡制度,将监督卡随案发放给当事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让审判权、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

  八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设“法官讲坛”、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庭审锻炼、业务竞赛等形式,加强法官培训和学习调研,强化实践技能培训锻炼,提高法官队伍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提升全员质效意识,预防和减少超审限案件、瑕疵案件和冤假错案,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九是加强司法作风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最高法院“六项规定”,继续开展司法作风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纠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的衙门作风,及时发现和查纠“庸懒散奢”的官僚作风。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开展对十类重点案件评查工作,实行案件终身负责,不断完善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十是强化廉洁司法建设。严肃审判执行纪律,坚决杜绝接受案件代理人、当事人的请吃和收受礼品的违纪行为,坚决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发现有贪污受贿、枉法裁判行为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坚决清除法院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用铁的纪律维护司法公正、队伍廉洁。

  十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人民陪审制度。加强对基层法院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发挥基层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优势,努力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进一步扩大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范围,提高基层群众比例;依法拓展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的范围,加强人民陪审员的培训工作,保障人民陪审员充分行使陪审权利。

  以上承诺,欢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我院进行监督。
责任编辑:李旭东

联系我们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市中级人民法院             邮政编码:232001                        邮箱:794955919@qq.com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驻院纪检监察组电话:0554-66120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