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法院网讯 (八法 张莉) 八公山区人民法院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拓宽司法为民方式方法,倾情服务人民群众。
一是设立“法官服务站”,织密服务群众的“亲情网”。在该院辖区山王镇、李冲回族乡等基层乡村设立了“法官服务站”,形成覆盖偏远地区的便民服务网络。全院所有法官轮流在服务站值班,定期开展以法律咨询、法律讲座、公开审理、邀请旁听为主要内容的“便民联系”活动,使司法服务窗口延伸到最基层,拉近了法院、法官、法律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二是开展“司法送进门”,照顾特殊群体。将依法服务“老弱病残”工作贯穿于司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针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专门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优质、优效为弱势群体提供上门立案、上门送达、上门调解等一系列上门活动,把方便、快捷、实惠送到百姓的手里,把满意、放心、踏实送到百姓的心里,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惠民。
三是提供“贴心服务”,诉讼事务“一站式”。为了让群众诉讼更为方便,该院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将立案、送达、咨询等事务性工作集约化处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几个窗口就能把事情事情办好。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供《立案须知》、《诉讼指南》、《诉讼风险提示》等材料供当事人取阅,还为群众准备了老花镜、纯净水、常用药品等,达到了“跑腿少,等待少,事办好,服务佳”的效果。
四是倡导“透明化”,推进司法民主。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庭审,向他们报告工作,听取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举办“法院公开日”等活动,让普通群众走进法院、了解法院工作,全方位倾听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意见。开通法院网站、官方微博,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微博答疑,借助新媒体推进司法公开,增进法院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