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法院网讯 (淮法言) 市委提出“经济增速争进前列、人均水平争进前列、居民收入争进前列、各项工作争先进位”的“四争”目标后,市法院高度重视,及时举行党组中心组学习,在全市法院开展讨论,极大激发了干警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热情。
大家认为,市委提出的“四争”战略目标,体现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有力举措。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都与“四争”目标息息相关。结合法院实际,就是要以创建全省一流法院为目标,紧紧围绕司法公信建设主线,以提升审判质效、强化党风廉政、推进工作创新为重点,创建特色工作品牌,提升法院整体工作水平,确保实现院党组年初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进入全省法院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
贯彻落实“四争”目标,是全市法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市法院将坚决响应市委号召,积极投身“四争”实践,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实现“四争”目标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一是立足执法办案,主动作为,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中院出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从树立平等保护理念、运用司法手段优化投融资环境、保障和促进非公企业发展、积极参与“园区建设年”活动等方面入手,19条贯彻意见正逐步落实;开展裁执分离工作专题调研并在全市推广,积极探索破解司法强拆的有效途径,有力保障城市大建设和重点项目顺利进行;妥善化解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纠纷,确保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民生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二是加强科学管理,提升审判质效。按照“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要求,把今年作为“基础建设年”,重点抓好“两庭”基础建设、制度规范建设、案件质效评估系统软件建设、科技法庭和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上半年,全市法院审判质效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7,较2012年底上升4位,为实现三年总体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抓廉洁转作风,打造过硬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开展“廉洁教育推进年”活动,加强权力制衡机制建设,以防止审判管理权不当行使、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为重点,规范工作流程,建立防止干扰办案的隔离带。四是推进司法公开,建设“阳光法院”。利用诉讼服务中心和法院网站,推进立案公开、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在全省率先运用微博直播庭审,以司法公开应对网络质疑,提升司法公信。
采访中,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长士表示,全市法院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着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诚信建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实现“四争”目标、建设美好淮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