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市法院创新审判管理促基层基础建设
  发布时间:2013-08-07 15:26:28 打印 字号: | |
  淮南法院网讯 (苏卉) 今年以来,市法院针对基层法院地区发展不平衡、审判质效和两庭建设落后等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深化监督指导举措,积极推动基层法院审判工作全面提升。

  一是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根据省高院《关于定期开展全省法院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建立契合全市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按月对基层法院审判质效指标通报、排名、点评分析,帮助基层法院提弱补差,并将评估结果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用标准化尺度衡量基层法院审判工作,基层司法的公正、效率及社会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二是强化审判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人民法院工作业绩档案规定》,建立基层法院、中院部门、个人三级业绩档案;制定《审判质效管理办法》,明确审判管理职能,确立层级审判管理责任机制;制定《进一步加强人民陪审工作的若干意见》,提高人民陪审员参审质量与效率;制定《推进司法公开实施方案》和《裁判文书上网公布的规定》等,落实审判公开,倒逼质效提升;制定《规范人民法庭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强人民法院基础建设;制定《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管理规定》,规范流程操作等。

  三是建立建全例会机制。实行全市法院工作例会、各业务条线审判例会和审判管理碰头会制度。每月召开全市法院工作例会,分析研判审判态势,全面部署推进各项工作;每季度召开各审判条线例会,总结推广审判经验,加强审判业务指导;每月召开审判管理碰头会,及时部署、推动审判管理的阶段任务和重点工作,交流总结管理经验。

  四是推进两庭建设和管理。一方面为改变我市两庭建设在全省的落后局面,市法院积极争取上级法院和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市政府专门召开“两庭”建设推进会,部署“两庭”建设征地、资金等相关工作,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汪沪平、党组成员江淳亲临中院,调研指导“两庭”建设,目前需要重建的10个人民法庭中已有7个立项选址,大通、田家庵、潘集3个基层法院的审判法庭建设已近完工;另一方面依托制度建设加强法庭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人民法庭加强与司法所、派出所、基层调解组织的联系,强化审判功能,发挥指导作用,建立多维纠纷解决机制,并以法庭审理为主,以巡回审判、就地办案为辅,积极推进便民、利民的审判模式。

  五是加强基层检查督导。开展案件信息数据检查、重点案件评查、两评查等专项活动,加大对基层法院检查监督力度;定期召开全市法院汇报会,加强对基层法院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清理工作的督办、催办;通过培训、现场教授等方式,加大对基层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的运用指导;采用实地检查、内部监督的方式对基层法院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遵纪守法、改进作风等审务情况进行督察。

  六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一系列全市法院培训活动,邀请法学专家、纪检专家、省高院法官学院老师、审判管理专家和技术人员、安排本院业务骨干,对审判实务、信息化应用、廉政建设、媒体沟通等开堂授课,提升基层干警的审判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
责任编辑:任毅

联系我们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市中级人民法院             邮政编码:232001                        邮箱:794955919@qq.com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驻院纪检监察组电话:0554-66120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