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递
调解员巧妙调解化解债务纠纷案
  发布时间:2013-07-18 07:54:35 打印 字号: | |
  淮南法院网讯 (鲍婷婷 万雪) 7月12日,田家庵区法院人民调解员王祥跃,在调解一宗商业债务纠纷时,通过深入走访案件双方当事人,巧妙化解了一起债务纠纷。

  自2009年3月,萧某和刘某开始有业务往来,双方合作关系融洽。刘某因生意需要从萧某处借款数万元,并约定三个月后归还。然而还款时间到期后,当原告萧某多次向刘某催要时,却发现此时的刘某竟如同空气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期间任凭萧某多方打电话,甚至是前往单位寻找都未曾找到刘某本人。于是,一心追债心切的萧某毅然断定,昔日的生意伙伴刘某存在恶意拖欠借款不还,于是联合着数月的怨气积累,一纸诉状将刘某告上法庭。

  “当时根本没有多想别的,就是一心认为他是为了躲债不想还钱,所以才一直躲着我。各种找他的方法都用了,没办法只能通过法律方式来解决。”初到法院提交诉状的原告萧某气愤地说。与此同时,他还向当时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表示,如果被告刘某坚持不出现,他将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等手段来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

  面对心急如焚的原告,调解员王祥跃却一眼看出了该案的不同寻常之处。“一来原被告双方存在多年生意合作伙伴关系,即便是债务纠纷也没有必要就此消失。二来案件本身涉及金额并不算大,老家远在蚌埠的被告也不太可能为了区区数万块元离开淮南。”

  带着这些疑问,有着多年成功处理经济纠纷案件经验的调解员王祥跃,来到被告刘某的蚌埠老家了解情况。经过多方了解得知,原来刘某是因为急性疾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中,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无故拖欠下了原告萧某的债款。在了解了调解员的来意之后,刘某当即表示自己确实并非有意拖延偿还借款,而是因脑梗塞在住院接受治疗,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才一时疏忽了和原告萧某的债务。刘某同时承若,等治疗结束后,一定立刻回淮南将欠款还给萧某。至此,双方矛盾得以顺利化解。

  “很多时候的案件其实并不复杂,无外乎是一些人情事故和往来。特别是一些经济类的案件,原告也好被告也罢,没有无故的追讨也没有恶意的拖欠,但凡心平气和地站在对方的立场稍作考虑,很多事情不用退一步就能够海阔天空。”案件调解完结时,调解员王祥跃感慨地说。

  自2010年3月田家庵区人民法院“诉讼调解中心”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已成功办结案件近3000件,成功实现了通过便捷的诉前调解缓和矛盾的激化程度,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减轻了诉讼业务的压力,节约了司法资源。
责任编辑:任毅

联系我们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市中级人民法院             邮政编码:232001                        邮箱:794955919@qq.com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驻院纪检监察组电话:0554-66120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