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法院网讯 (潘法) 潘集区人民法院在“三化年”活动开展以来,多措并举,显著提高审判质效。
提升思想认识,落实层级管理责任。该院分管领导带队到定远县及本市八公山等四家法院,学习兄弟法院在审判管理上的具体有效的措施。通过学习,该院理清了审判管理的工作思路。该院着重提升全员的质效意识,通过召开座谈会及创办内部刊物《潘集审判管理》,分析解读审判质效指标的含义、使每位审判人员掌握具体计算方法;通过质效指标的分解,让每个庭室及审判人员都明确自已的质效目标。充分发挥分管院长及庭长的质效管理作用,形成审判质效的分级管理体制。
加强审判管理机构,整合审判管理职能。审判管理办公室是审判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加强审判管理的信息中枢和具体办事机构。该院加强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力量,选择责任心强的法官负责审管办工作,共抽调三名法官及一名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书记员到审管办。把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质效考核、司法统计及审委会事物工作均整合到审管办。审管办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丰富管理方式,及时提供信息数据,分析审判态势,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科学调整审判组织,实现均衡办案。首先该院充实了立案庭的诉前调解和速裁力量,立案庭计配备一正两副三名庭长和四名审判人员。充分实现诉前协调和速裁功能,加快了办案节奏,适应了群众对迅速解决纠纷的司法需求。其次,调整分案模式,一是打破庭室界限,使各庭审判任务均衡,解决民一庭法官任务畸重,难于保证办案效果的窘状;二是案件向办案能手倾斜,促进业务标兵脱颖而出。
强化监管,不断提质增效。审判流程的准确、完整、及时录入是审判管理的基础。为保证审流系统的正确录入,该院采取动态监管制度。每日由专人检查系统录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承办人改正,针对共性问题,一周一通报,逐步改掉部分承办人信息录入不规范的习惯。其次狠抓质效指标考核,每月由审管办生成各庭室及各承办人的质效一览表,并量化计分,对排名前三位予以表彰。每月开展一次质效指标分析会,由审管办分析审判态势,各庭对照指标找短板析原因求对策。第三开展重点案件评查,该院针对审结后的发回重审及改判等案件作为重点案件,逐案开展评查,每案形成一份报告并予以通报,供大家借鉴。最后该院发挥审委会优势严把案件质量关,对有可能引起信访、抗诉、上诉等复杂案件一律提交审委会讨论,经审委会讨论出谋划策,一部分案件成功得以化解,一部分案件证据更加扎实、法律适用更加准确,有效减少上抗诉案件,保证案件质量提升。
通过多措并举,不断补短板、争上游,今年上半年该院在全市乃至全省质效排名一直靠前,结案率、服判息诉率等指标均有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