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法院网讯 (陈燕) 全市法院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狠抓审判管理,促进审判质效提升,将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季度全市法院审判质效综合指标提升至全省第2位,其中公正指标列第4位、效率指标列第6位、效果指标列第2位,7项具体指标为全省第一。
一是全面调研,找出弱项。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长士深入本院各部门和各基层法院,逐一听取以原因剖析和整改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汇报。通过调研,找出了制约审判质效提高的因素,如干警争先进位意识不强、审判管理不细、审判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流程软件使用不规范、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
二是完善制度,细化措施。对弱势指标进行专项调研,针对指标落后的原因,找准关键环节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制定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法院工作业绩档案》、《审判质效管理办法》、《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质效评估指标逐项进行任务分解,确立责任部门。选取14项基础指标和弱势指标进行统计、评估、排名,通过每月通报、每季点评,强化干警的责任意识和争先进位意识,促使各基层法院和中院各庭长自觉加强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
三是加强指导,上下联动。截至今年3月,全市法院均已成立专门的审判管理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沟通顺畅的审判管理体系。完善了全市法院月度工作例会和审判工作季度例会制度,从审判质效管理和审判业务指导方面加强与基层法院的沟通联系,加大对基层法院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实现全市法院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是以人为本,提升能力。年初制定全市法院年度培训计划,注重对法官法学理论素养、审判实务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培训内容包括廉政教育、新法律法规及其司法解释、审判实务、立案信访工作等。组织中层干部和相关人员到兄弟法院考察,学习先进经验,补好自身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