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她29岁时,突然瘫痪,被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号称“不死的癌症”。那时,他们结婚刚五年,儿子不满三岁。
幸运,她嫁给了他,二十年来,他带着妻子,辗转全国各大医院,求医问药,悉心照顾,妻子病情得到控制,一路走来,尽显夫妻情深。
一对夫妻患难与共,二十年时光见证!他叫王保川,是潘集区人民法院的一名驾驶员;妻子马素梅,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的普通职工。在妻子眼里,他是一个好丈夫,这些年来,她感激他,信任他,也依靠着他。二十年时光蹉跎,永远无法改变的,是那一份坚若磐石的情缘!
这一年,他们扬起爱的风帆
17年的军人生涯,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到底的秉性,已经深入王保川的骨髓。1995年来到潘集区法院工作后,他依然延续着严谨、执着的作风。
1986年,经别人介绍,王保川遇到了他将相伴一生的女人。
从结识到相知,两人慢慢熟悉。一次打球肌肉拉伤,让他们感情日益加深。那时,她每天帮着他洗衣服、收拾房间、做饭,悉心照顾了一个多月,直到他康复。
“如此贤惠的女子,就是我一生注定的姻缘!”王保川的心里有谱了。他的脾气快,做事雷厉风行,她的性格慢,凡事细心周到,彼此的互补,让两颗心越靠越近。
1987年6月1日,一对新人拜了天地。因为工作的原因,他经常出差,而她就在家里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对他更是无微不至的体贴,小两口的日子简单而幸福。
儿子的出世,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虽然经济依然拮据,但结婚时欠下的3800多元钱已经还完,夫妻俩常常在计划着未来的生活、孩子的成长。
每天晚上,妻子总会打上一盆热水,端到丈夫面前,让劳累了一天的丈夫好好烫烫脚,放松放松。每逢周末,他都会做一桌好菜,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夫妻和睦、儿子聪明、老人健康,于是,岁月静好。
这一刻,疼在她身痛在他心
老天似乎是在考验这一对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日子,就在妻子查出重病的一刻戛然而止。
儿子出生以后,妻子总是觉得自己浑身游走性疼痛,刚开始没在意,渐渐夜里睡觉时也会被刺痛惊醒,后来竟然瘫痪在床。1993年7月,怀揣着从亲友间筹借来的1万元钱,王保川带着妻子来到南京解放军总医院。
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妻子患上了类风湿,至今王保川仍然清晰记得医生的话“这种病民间称为‘不死的癌症’,是治不好的……”
王保川当时几乎瘫软在地,几近崩溃的他望着昔日健康的妻子卧在床上,欲哭无泪。但他很快就从惊慌中镇定下来。他认定一个理:只要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没什么挺不过来的!
“治不好,也要治!”他坚定的告诉自己。照顾妻子,简单的四个字,被王保川从1993年坚持到了现在。如今,已过去20年。如今,他已经50周岁。
在南京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医生数次婉转的要求他们出院,但是王保川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放弃,要治病!当带的治疗费所剩无几时,王保川不得不带着妻子出院。背了一大箱药,他们回家了。在王保川的细心照料和药物治疗下,妻子的病缓解了,可以下床走动了。
1995年,不幸再次降临,一直坚持吃药的妻子病情再次严重,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得知,妻子又患上血小板减少症、结核性胸膜炎,血压一度低到40,身体的免疫系统极差,一百多斤的人一下瘦到仅有七十斤。输血、打激素、吃药……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这些年,他们四处求医,只要听说有治病的良方、康复的办法,他便义无反顾地前去求医问药,足迹走遍了南京、上海、合肥等全国各地。中医、药酒、偏方,能试的都试了,家里的泡药酒的罐子就有好几个,虎骨、鹿茸、蚂蚁粉……能泡的也都泡了。
1997年,王保川打听到有一种药对类风湿的治疗效果特别好,辗转千里从吉林辽源买到这种药。一天要吃一百粒,每次看着妻子像吃饭一样的吃药,王保川的心里针扎似的疼。
2011年底,因为经常吃药,妻子产生了抗药性,由于激素的原因,整个人也变了形,王保川带着妻子来到上海仁济医院,在医生的要求下服用抗癌类药物。
妻子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这些年一直吃药已经损伤了肝、肾脏,每半月王保川就要带妻子检查肝肾功能,每月都要到上海仁济医院复查。医生感叹道:“类风湿的病能维持到你现在这种情况,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一生,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类风湿患者不能沾凉水,这些年,王保川从没有让妻子烧过一顿饭,洗过一次衣服。每天把药配好拿到妻子面前,一切家务做完,妻子和孩子已经熟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没有丝毫抱怨。
妻子有段时间生活不能自理,一日三餐王保川都要亲手喂到嘴里;怕她卧床时间久了不舒服,他定时帮妻子翻身;他每天为妻子擦洗,动作轻柔,以免引起不适;妻子免疫力差不能受凉,夏天不能吹空调,甚至风扇也不能对着吹。王保川和妻子在一起,哪怕自己热的满身是汗,也不会去开一下空调、拧一下风扇。
“我要死了怎么办?”“孩子以后怎么办?”……夜深人静的时候,被病痛折磨的妻子总会这样问他。
“哪有治不好的病,随着医学的发展,一定会有办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每到此时,王保川总会这样安慰着。
丈夫忙碌的身影,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加上疾病的困扰,精神上数度崩溃,不想让家里再花钱治病,时常产生厌世情绪。
为了解除妻子的心理负担,王保川总是想方设法让妻子放下包袱,配合治疗,安心养病。多年来天天面带笑容细心照顾,经常给她讲与病魔斗争的人和事,从不让妻子看到他的愁眉苦脸。妻子的心情开朗了,笑容回来了,身体慢慢变好了,可以做些简单家务,甚至可以到单位上班了。
家庭的磨难,让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在儿子眼里,王保川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榜样,从他那里,儿子学到了坚强与乐观,责任与担当。
2004年,儿子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的一本,是让一家人最自豪的事情。
那一年,王保川带着妻子和儿子出门旅游,那是他二十年来第一次和妻子出门旅游。
从南昌、九江,到杭州。一路上,在妻子赏玩名胜古迹的笑容中,也让一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依然是每月一次赴上海医院复查,依然是像吃饭一样吃药,依然是不离不弃的悉心照料……所有的苦都是自己扛,所有的累都是自己担。他坚信:只要夫妻两相濡以沫,就一定能共度难关!
在有些人眼中,大富大贵是幸福,而在王保川眼中,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更是一种幸福!二十年来,他以爱心与执着演绎了这种幸福,用坚守与柔情为妻子撑起了避风的港湾,扬起了生命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