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审判岗位,他所审理的1000多件案件,无一件被投诉,无一件被发回,无一件被改判,无一件是错案。
13年立案一线经历,他坐得住,有耐心,好交流,是人民群众眼中最可信赖的“农民法官”。
承受着妻子、儿子先后病逝的巨大痛苦,他依然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25年的法官生涯中,支撑他前行的是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在潘集区法院,胸怀着对人民群众无怨无悔的大爱,汤贯方以法、理、情的有机统一,营造着司法为民的和谐天空。
大爱至正,他牢记的是受民所托、为民解忧的公仆情怀!
“对普通百姓来说,官司一生或许只打一次,但影响却是一生一世。”汤贯方常和同事们这样说。
1986年6月,汤贯方来到潘集法院的民事审判岗位,一干就是12年。他每天骑着自行车走乡进村,深入群众,倾听民意,查明事实,秉公办案,是老百姓信赖的“农民法官”。
农村的纠纷有其特殊性,往往发生于熟人之间,即使不是亲戚,至少也是乡邻,当地有句俗话叫“一代官司三代仇”。为此,汤贯方办案中一直在追求:治病断根,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位人民的法官,要为党和人民负责。”这是汤贯方最朴实的心声。
潘集区田集街道刘荣村李某与邻居土地相连,因边界不清,两家为一垄地归属发生争执,继而引发争斗。双方互诉对方,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发现病根子,就要医好它。汤贯方找来村干部,征求双方意见后,拿起皮尺就下地,根据土地资料现场丈量双方菜园地、打场地和承包地,并且当着众人面亲自楔木定桩,彻底解决了困扰双方多年的土地争议。
“案子到汤法官手里,我们放心,心里踏实!”汤贯方所经手案件的当事人都这么评价。在民事审判岗位,他连续六年办案位居全院第一,12年审理1237件民事案件,无一件被投诉,无一件被发回,无一件被改判,无一件是错案,赢得当事人的交口赞誉。
大爱至信,他追求的是法、理、情的和谐永恒!
“调解优于判决,信服胜过屈服。”这是汤贯方一直秉持的理念。
作为一名法官,他从不简单判案,而是以调解来营造和谐境界;日复一日地处理家长里短,以小事蕴藏大爱,在法律法规和乡风民俗中间诠释法、理、情,把每一次矛盾的调解都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如何诠释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理念?那一起离婚案让汤贯方记忆犹新:“人与人,心是相通的,只要做到公平、公正与真诚,就没有化解不开的疙瘩。”
泥河镇黄圩村李某某刑满释放后与同村妇女发生婚外情,其妻不堪忍受而起诉离婚。细心的汤贯方发现,原告是因为面子才诉诸法庭,被告是因为理屈才同意离婚。出身农民的他深知离婚对一个中年农村妇女意味着什么,他没有简单下裁决,而是推着自行车来村里耐心调解。一次、两次、三次直至第四次,最终以真诚和正气挽救了一个频临破碎的家庭。
在汤贯方的心中,每一个百姓都是自己的亲人,在他看来,事儿不分大小,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儿,就是天大的事儿。他从不简单地追求断案的准确无误,而是在断案的同时注重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追求“调或判”效果的最佳效果。
大爱至诚,他把当好一名人民法官看作最高荣誉!
汤贯方是一名普通法官,普通到站在人群里,不会引起人的关注。但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地坚守25年,始终践行着法官的神圣职责。
1999年,为统一立案标准,方便群众诉讼,潘集区法院成立了立案庭。在这个被称为法院第一个窗口的小天地,汤贯方默默坚守了13年,一年上千件的立案接待重担,都由他独自承担。
天天守着立案大厅,日日接待上访群众,汤贯方不急不躁,温情执法,就像一尊心系百姓的“守护神”。
到法院起诉的当事人中,不少人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有些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每当遇到这些当事人,汤贯方就会用通俗的语言,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法律条文及相关的诉讼程序,还帮着起草诉状,指出不规范的地方,直到当事人满意而回。
一次某扬州商人来潘集区法院要求立案,当时已经临近下班,天气骤变,眼看就要下雨。得知当事人当晚就要赶回去,老汤没有犹豫:“我多辛苦一点,群众就少一点麻烦;我多一点耐心,群众就少一点怨言。”一番质朴的话语,温暖了当事人的心窝,立案完成时已是月上枝头。
细数从2005年至2010年的立案清单:1118件、1239件、1499件、1646件、1906件、2195件,法院每年新收案件呈10%以上比例递增,案件类型更加多样,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针对潘集区44万人口有80%以上是农民的特点,汤贯方牢记“服务”两字,坚持以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和恒心这“五心”平等接待每一位来院的当事人,擦亮了人民法院的窗口形象。
大爱无边,他奉献的是对群众发自肺腑的一腔真情!
这些年,老汤变的沉默了,在工作之余的笑容也更少了,在他心中埋藏着丧妻丧子的永远的痛!支撑他在苦难中不断前行的,是他对法官职业使命的坚守,是他对人民群众无怨无悔的大爱!
那是一段最艰难的日子:爱人长年累月患病,并且得的是红斑狼疮这一夺命之症;唯一的爱子初中时就患上慢性肾炎,后转化为尿毒症。
多少年来,买菜、烧饭、洗衣,都是汤贯方一人包揽。法院多次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他一次次地放弃了。可他从没有向组织说一声苦、道一声难,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向院里要过一次车,也没有一个同事知道老汤亲人患病的消息。
一副中药900多元,夫妻两的工资才不到2000元。既要生活,又要治病,家里经济压力一直很大,为了给妻儿治病,他逢双休日就外出,骑车去挖寻中草药。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收受过当事人的一分钱财礼,没有为亲人和朋友办过一次“人情案”。
自从家里多了两个“药罐子”,老汤更忙碌了。熬制中药成了生活的必备内容,每天晚上10点多照顾好妻儿后,他才有时间拿起法律书籍,熟悉着新出台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尽管家中有两个病人,但作为一名法官的责任感却让汤贯方的心始终挂念着立案庭的窗口。妻儿重病的十几年中,他也一直坚守在那个普通而平凡的岗位,就是在妻子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他也忙碌在那个熟悉的窗口,直到闻知噩耗才赶往医院。
潘集法院院长黄辰总忘不了这么一幕:2008年的一天,老汤匆匆赶来请了半天假,要带儿子打点滴。这是汤贯方多少年来第一次请假!可第二天,老汤的年仅27岁的儿子,就离开了人世。送子上路后,双眼通红的老汤,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有同事看到,老汤会在工作空闲时悄悄避开人群,走到楼梯拐角处独自抹泪。
生命中最亲最爱的人先后去世,唯一能让老汤暂时忘却伤痛的,就是忘我的工作。他把悲伤埋在心底,依然坚守在为民司法的第一线。
2009年底的一天,一下涌来67人的群体性诉讼案件,他顾不得喝水和吃饭,埋头填写每一个手续,凭着过硬的基本功,没有让一个原告跑第二趟。2010年5月27日快下班时,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匆匆赶至法院,其中一方还是外地人。望着他们渴求又充满歉意的双眼,他马上喊来同事组织现场调解,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
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真诚、热情、踏实、执着,汤贯方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着法官的职业操守,尽显了一名人民法官的本色!